全国首个电商领域专利保护条例浙江诞生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14-12-16 17:16 浏览次数:
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新闻网12月15日讯 浙江作为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电商实力最强、电商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目前一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份来自《2013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贸易和60%的B2B交易是在浙江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的。2013年浙江省全年实现电子商务服务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这一串骄人的数字背后,却暗含隐忧。繁荣的电子商务经济之下,假货、专利侵权、山寨仿冒等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案件纠纷当中涉及的评判标准专业性强,目前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如何加强对电商领域专利保护的有效监管,省知识产权局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尝试。
今天下午,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在杭州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要政企合作,共同打击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行为、探索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维权体系。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电商领域专利保护条例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自2010年以来,就通过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合作,积极探索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洪积庆说,2011年,与阿里巴巴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3年多来,省知识产权局累计协助阿里巴巴公司处理各类难以判定的专利侵权投诉案件3000余件。
特别是今年4-11月,浙江全省开展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各市知识产权局的执法人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人员280余人(次)进驻阿里巴巴公司开展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期间共调处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投诉案2518起,涉及专利343件,关闭或断开网上侵权商品的链接464个。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了国务院“双打办”、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肯定。
(延伸阅读 本网之前报道:浙江加强电商领域专利保护 执法人员进驻阿里合作维权)
在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基础上,省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意见》的出台是省知识产权局与阿里巴巴合作多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洪积庆表示,《意见》出台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在电商领域专利保护原则性条款的完善和补充,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中各级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职责,界定了交易平台提供者、商品经营者的权利义务,还详细规定了电子商务平台专利侵权纠纷投诉处理流程。
政企合作 向电子商务侵权宣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俞思瑛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次省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与知识产权局再次签订合作备忘录,是2011年双方合作的升华,更是落实政府与企业战略合作的具体举措。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生态环境,促进电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俞思瑛说,“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核心不是说要避免侵权行为,而是要通过打击侵权行为推动更多新产品和新模式在市场中不断涌现,让电商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
据悉,本次双方合作的重点是共同加强电商环境下的专利保护立法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电商环境下的专利侵权纠纷投诉处理新机制,并共同开展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协议还明确了双方建立日常联系及重大案件通报制度,双方各指定专人作为日常工作联系人,定期举行联席会议。阿里巴巴在接到重大、群体案件时,将及时向省知识产权局通报案件情况,由省知识产权局协调处理。
同时,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将全面参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的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维权能力。
“我们相信,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将有助于探索行政、社会中介和企业共同维权的新途径。希望通过双方合作,更好地解决电子商务企业日常专利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我省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洪积庆说
来源:st.zjol.com.cn